德奧音樂行(中)

Alex Ning发布

2019/09/09 星期一 柏林 雨

早上天还没亮,就被窗外的雨声弄醒了。起来看了看手机里的天气,柏林今天一天都有雨,明天也是,只有到后天才会晴起来。看来,要在秋雨中游柏林了。Lars家给Airbnb的客人备的床是单人的,被子也是单人的。平时睡惯了大双人床,这小床小被子,着实让我不习惯,中间醒了好几次。不过整体睡眠质量蛮好,感冒也严格按照一周的传统,几乎好透了。想着不需要跑步,也不需要送孩子上学,就赖在床上等到九点再起。起来第一件事是计划今天的行程:勃兰登堡大门、国会大厦、犹太人博物馆、柏林墙和博物馆岛。

住的地方在柏林的北边,离市中心十来公里,相当于北约克之多伦多。九点四十出门,在雨中边开车,边看柏林的市井,没有什么高楼,人们行色匆匆,大多面无表情。一个出租车停在路边正在接一家三口,司机是中东人,热情帮那家人提行李,把行李放到后备箱里,又去招呼那家的小姑娘。小姑娘金发碧眼,十一二岁,长的挺秀气,但满脸的不耐烦,一屁股坐上副驾驶,他那个看起来文弱的脸色略显苍白的的瘦瘦的父亲,把小姑娘一把拉下车,硬塞到后排座。胖胖的白人女子相必是这家的女主人,也不理会父女两人的争执,一言不发迈腿坐在了后排。父亲最后落座副驾驶,出租车才顺着便道开走了。又见一工人,推着装着满满纸盒的小推车过马路。另外,还有一对老夫妻,各自打着雨伞,等公交车,两人不时头靠着头亲热一下。当然更多的是要去上班的路人甲乙丙丁。看到这些,心里说,柏林到底是个大城市,人们的表情和纽约、多伦多的人们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。在莱比锡和波恩看到的也是面无表情的行人,但那种没有表情却是从容轻松的。柏林的人没有表情的后面是一种紧绷和麻木。

不长的路开了一个多小时。离勃兰登堡大门还有几百米的时候,见有一停车位,赶紧把车停到空挡,喂了表停车两个小时,下车往勃兰登堡门方向走。雨没有停,但时小时大,游客三五成群地在门前广场照相。网上已经看了无数次这个柏林地标的照片,没有任何新鲜感,但这小雨下的倒是显得有些暧昧。看到们的不远处有一星巴克,肚子一下子觉得饿了起来,进去买了大杯咖啡,又买个牛角包,嘿嘿我的早餐双星。因为下雨,游人不多,咖啡店里的客人也不多,找个沙发坐下,正好可以透过窗户看勃兰登堡门。把耳机拿出来,放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?可是勃兰登堡协奏曲和这个勃兰登堡门没有一点关系啊,那巴赫为勃兰登堡侯爵做作的。哈哈,还是听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,嗯,应该更有情调。喝完吃完,出门往六月十七日大街走,不远就看到了苏维埃战争纪念雕像,很气派,一个背枪的红军战士雕像高高站在中间的纪念柱子上,设计非常大气,两边还有两门大炮和两辆坦克。二战的气氛很浓,据说是当年苏联为纪念柏林战役死去的八万苏联士兵而建,不知道德国人看到俄国人在自己的首都广场上趾高气扬是什么心情。出了纪念雕像处,沿着六月十七日大街继续往前走,看到尽头是胜利纪念柱,罗马胜利女神维多利亚双翅伸展,一手高举月桂,一手握铁十字军旗,金光闪闪。两个雕像被奇妙地排在了一起,好讽刺,一个是纪念德国在十九世纪普法战争的胜利,一个是纪念德国二十世纪二战的失败。嘿嘿,自古以来,追求胜利从来就是打着和平的旗号,施展暴力以争夺权力。据说,现在德国国内在是否拆除苏维埃纪念雕像争论不休。雕像只是外部地东西,历史从来不会因为拆不拆出一处雕像而改写。

在六月十七日大街旁边的Tiergarten公园里闲逛,有不少雕像可看,一个是1985年Louis Tuaillon著名的青铜雕像Amazone zu Pferde(亚马逊战士),大家都应该看过照片。还有德国音乐三杰的雕像:贝多芬/海顿/莫扎特。还有德国启蒙诗人Otto Lessing的纪念塑像。另一处则是德国大文豪歌德的纪念碑。在歌德纪念碑不远处,有一个非常奇怪的水泥巨大的棺木,看起来脏乎乎的,在棺木的正面有一窗口,原来这就是纳粹时期被迫害同性恋纪念碑。窗口里面不断放着黑白影响,一对同型恋人接吻,背景是不断变换的各个时期同性恋遭受绞刑或强杀的历史照片。

走出公园,在路的对面有一大堆水泥柱子,有半个足球场大小,没有任何雕刻,水泥柱子之间是石板路,不仅水泥柱高高低低,石板路也是高低起伏。石板路很窄,只能一个人过,从外边往里走,越走越深,直到被水泥柱子埋没。时逢秋雨不断,落在石碑上,凝成水珠,像一滴滴的眼泪。来参观的人举着各色雨伞,雨伞很难进入,只有把雨伞折起,可以看到人们不断被淹没在冰冷的灰色里,心里泛起阵阵寒意。没错这就是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。连看两处人类互相残害的证据,心情一下子不好了,赶紧走,好在不远就是德国的国会大厦,比美国的国会山庄气派多了。德国国会大厦比美国的国会山庄建成晚了差不多一百年,但为何看着德国的更有文化更古老些呢,而美国的像个暴发户一样。嘿嘿!

看完这些刚好十二点四十,两个小时的停车时间到了,回到停车处开车去下一个景点:柏林墙。很多影视作品里有出现过此处,往往是说共产阵营里的知识份子如何向往西方世界,但那一道柏林墙无情的挡住了这些人自由的脚步。最近看了波兰电影《冷战》,小提琴家越过了此墙来到西德,但他的恋人却被隔在墙的另一边的波兰。柏林墙成了意识形态的好坏的分界线。我相信历史从来不是当代人写的,社会主义和西方自由世界或许在千百年后都一样低劣,没有差别。

柏林墙很不起眼,看起来和有些家底的大户人家的院墙差不多,只是多了些钢筋,没有我想象得那么高大阴森。但设计的一些纪念方式,还是给人以感动。一是纪念墙,上面是死于偷渡的人的照片,大多是壮年,以过一百三十九人,四十多个儿童,七个士兵,八十多人是从东德偷渡西德,四十多人是西德偷渡东德的,还有一些是被误杀的。二是藏在纪念柱子里的录音机,不断读出死者的名字,德语和英语交替着平静地念出,不带情感,其实就是一种情感。

看完柏林墙两点多了,饿了,Google Map上找了一家中餐馆,进门是两个白人,以为走错,问是Chinese Restaurant吗?白人服务员抬起下巴努了努嘴,我眼随过去,中国的中年老板在后排的一个桌子边打瞌睡,白人又说关门了。不得已,到了旁边的一家越南餐馆里吃了一碗粉大发了我的肚子。

吃完饭就是去博物馆岛,这里被教科文评为历史文化遗产,非常值得看,一共五个博物馆,都在又施普雷河围着的一个小岛。施普雷河之于柏林,像是塞纳河之于巴黎,泰晤士河之于伦敦一样。欧洲三大城市伦敦、巴黎和柏林各有一条河。可惜今天没有太多时间,就不一一转了。雨越下越大,没办法登了五点的游船,围着岛隔着游船的玻璃看看风景吧。

游玩船,已经六点,开车回Airbnb的路上,在超市Rewe买些食物,竟然有方便面,可惜只有日本的日清和韩国。回到别墅,屋主Lars在沙发上看电视,问他如何用厨房,下了方便面,切了些买来的德国香肠,撒了些葱花,蛮像样的一顿晚餐。客气地问Lars要不要一起吃点,他说已经吃过,并喝了些啤酒,不想动。端着面上楼,碰到Lars的儿子和一个女孩,难道是女朋友,Lars的儿子顶多十二三岁,嗯,到底是西放国家。

到此,对德国的印象非常之好,超出了我的预期!
2019/09/10 星期二 晴 中国教师节

昨天写日记到三点才睡。今天早上九点醒了,算算才睡了六个小时,不过精神还好,没有觉得特别困。看了看手机微信,不少人向我问候教师节好,这才想起今天是中国的教师节,才想起自己也曾经当了十年的中学老师。但这些年自己的经历让自己有些汗颜。所以,一个也没回这些问候,觉得自己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“圣徒”,岁月已经把人变得面目全非,不过也许这才更接近真相。

Lars的别墅已经没有人了,洗了澡,换了紫色的Polo卫衣出门。今天第一站是欧洲文化博物馆。九点四十出门,开到博物馆,十点四十。博物馆在柏林自由大学的校园内,看是好像学校的一所教学楼,德语是Museum Eurpoaischer Kulturen, 简称MEK。买了票进了博物馆。博物馆的展厅很少,主要讲欧洲的文化发展,但融入了比较多的政治正确的导向,比如,德国的多元文化。其实,德国一直以来都是很排外的,这个国家,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唐人街的大国。不过,其中有个展厅展出的十九世纪的一个机械圣诞山引起了我的情趣,驻足了好久。圣诞山设计的非常精细巧妙,200年前能有这样的机械的圣诞装饰实属罕见。 整个作品展示了从基督出生到基督受难的一些圣经故事片段。博物馆去其余部分不足一提。看完欧洲文化部分,才十一点半,就去看对面的展厅,那是还正在布置的一个现代欧洲漫画家的作品展。德文英文双语注释,看了一些,觉得挺有意思。想起儿子的爱好也是画漫画,对比儿子的一些乱画,还真有漫画的意思。不过看了不长时间,就被布展的工作人远给谢绝了。

连续一个星期都是撮合吃些零食之类,今天决定去吃一顿中餐,在google上查到一家叫大名餐馆似乎是北方菜,于是驱车到了大明餐馆,先把车找了停车位喂表一个半小时停好,然后就进了餐馆。看了菜单,非常北方,我点了个回锅肉,海鲜豆腐煲,男服务员推荐个蒜蓉空心菜凑成了三个小菜,又要了杯啤酒,算是先把肚子的乡愁解决掉。

吃完大餐,有些困,但还可以坚持,于是驱车去了博物馆岛,Google上很多人推荐去看其中评价最好的佩加蒙(Pergamon Museum)。把车停在博物馆的对面,施普雷河的旁边,喂了两个小时的停车计时表,4欧,应该够了。佩加蒙博物馆有两个展厅,一个是在岛外西边,是个全景展厅(Das Panorama),里一个是岛内的博物收藏馆本身。两个展厅的入口分开,但用的是一张票,门票19欧,一天内有效。先去的是全景展厅,非常震撼,公元前二世纪的希腊石雕人体结构精确,技法十分惊人,和现代的雕塑基本一致了。比较同时公元前的中国兵马俑,这些罗马雕塑超前了不只一点半点。只是我看过的博物馆里最强的一个。展厅展出了现土耳其境内的佩加蒙祭坛,维基上这样说这个祭坛的:“佩加蒙祭坛是一座宏伟的建筑,兴建于公元前2世纪上半叶国王欧迈尼斯二世统治时期,位于小亚细亚佩加蒙古城的卫城。其复原物陈列在柏林博物馆岛的佩加蒙博物馆。这座建筑宽35.64米,前后进深33.4米;单是前面的楼梯就宽约20米。基座上的浮雕描绘巨人与奥林匹斯十二主神之间的战斗,称为“巨人战役”(Gigantomachia)。1878年,德国工程师卡尔 Humann开始在佩加蒙卫城正式发掘,一直持续到1886年,使卫城的一些古建筑物重见天日。在与土耳其政府的谈判中,同意将当时发现的所有碎片成为柏林博物馆的财产。在柏林,意大利修复者对数千碎片进行了复原。为了展出这一成果,于1901年在柏林的博物馆岛建立了一座新的博物馆。但是第一座佩加蒙博物馆不敷使用,结构也不合理,于是在1909年被拆毁,代之以目前大得多的博物馆,于1930年开放。虽然它收藏了各种藏品,尤其是复原的古巴比伦伊什塔尔城门,该市的居民仍然根据复原祭坛的西立面,将新博物馆称为佩加蒙博物馆。”

看完此馆,出门到桥上的主馆,里面包括古典收藏、中东博物馆和伊斯兰艺术博物馆,也不错。但我跟喜欢全景馆。由于全景祭坛的设计集中一个主题,有用现代化的全景环幕背景勾画处栩栩如生的卫城全景,包括剧院、祭坛、奴隶市场、雕刻工匠、国王、贵族、酒神节等等具有故事情节的场景。再加上,复原的精美雕像,令人印象深刻。原想博物馆一个小时够了,但足看了两多个小时。今天一天算是柏林博物馆日吧!

2019/09/11 星期三 晴

早上九点起床, 洗漱完毕已经是个快十点了。收拾好行李,把这两天的垃圾提到楼下,一一分拣,这里的垃圾分成五类,有机、一般、塑料瓶、之类和其他可回类。Lars家里五个垃圾桶都放在屋里,这点和加拿大不太一样。在桌子上写个感谢便条并放上三个欧元小费和房门的钥匙,提了行李出门上车。

今天要开车到布拉格,Google地图上显示时三百九十多公里,大约四个多小时。在Airbnb上订的房间的房东叫Lukas, 给他留言说大约七点到,Lukas非常快地回信说,好的,他会在七点时在家等我。

上车出发,先是又到柏林市中心的菩提树下大街。菩提大街在勃兰登堡门的西侧,昨天去的六月十七日大街在门的东侧,其实两条街是一条直线。到了海神喷泉广场,把车停在一个僻静的路上,看看停了好多车,对面也停了不少车,并且对面还有停车的米表。这边正好有个停车的空当,就停了车交了停车费,一个小时。海神广场旁边有柏林电视塔、圣母大教堂、市政厅、尼古拉大教堂等等,背着包在周围瞎逛悠,建筑都非常美丽的,典型的十九世纪的风格。后来过了施普雷河进入博物馆岛,出岛的桥叫宫殿桥, 桥上有大理石雕塑,讲的大约是古希腊女神雅典娜的故事,八个雕塑各是一对男女,身体比例完美,姿态多非常有张力,观赏性极高。过了桥,就是德国历史博物馆、圣黑德维希大教堂,国立歌剧院等等。再往前走就是柏林洪堡大学的建筑,还有柏林国立歌剧院,真是目不暇接。一个小时很快过去了,回到停车的地方,竟然车窗上加了一条罚单,十五欧元,哈哈,这次德奥行第一次得到罚单。

开车用GPS找了个邮局,以寄出昨天买的一张柏林的明信片,邮局的人不会英语,不过只影响聊天,不影响任何其它东西。看到此处有个面包店,进去买了咖啡和一个汉堡,算是午餐,买咖啡时专门告诉女店员,不要Esspreso, 我的咖啡是来解渴的,不是当提神剂用的哈。然后就是上路,往布拉格出发,这时时间时下午一点二十。

四个小时再加上加油休息,应该会开五个多小时吧。一路上听德沃夏克,从幽默曲,到第九交响曲《自新大陆》,再到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(杜普雷),最后听到歌剧《水仙女》的月亮颂,就一个字美!我很喜欢德九,原因嘛,有时因为第一和第四乐章的朝气蓬勃和雄心爆棚,有时又因为第二章的对故乡哀而不伤的思念。这个交响曲在我心里就是德沃夏克的形象描述,朴素踏实厚重,再加上他大胡子的魁梧外形,一个典型的捷克大叔。但听月亮颂,有些与他的形象一点都不符,柔肠百转、缠绵忧伤、曲调华丽优美。听完德沃夏克,听斯美塔那 沃尔塔瓦河,被出卖的新娘,然后是亚那切克的小交响曲,耶努发。不知村上春树如何会喜欢亚那切克,好小众的音乐。我也喜欢他,但不是因为他的前卫音乐,是因为两点,一是耶努发的故事,很深刻。耶努发为她所爱的渣男生孩子,又被抛弃;但又被爱他的人伤害,间接杀害了耶努发的孩子。显然这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,但却揭示了人生的真谛。过分的爱是双刃剑,不仅伤害自己,而且伤害对方。但愚蠢的人类非要把爱走到这样极端,又要用道德去束缚。这个歌剧写了九年,但完成后,一直到十二年后才得以在国民大剧院公演,可见亚那切克多么不走运。另一点喜欢他,是他的感情生活,最终他走出了他自己的人设,娶了比他小二十多岁的姑娘为妻,并留下令人唏嘘的累牍情书,这人故事性很强哈。

一路听这些音乐,也不觉的无聊,很快就到了布拉格,一直想着过海关,但没有海关,五点十分就进了城,交通正是高峰期,到了六点才到要住的Airbnb,在停车场停好车,给房主Lukas发消息说到了。Lukas说他刚下班,正在路上,大约半个小时到,他建议我去周围的酒馆里喝杯啤酒。觉得有些累,不想再开车了,就坐回车里,写日记。七点时,Lukas到停车场向我走来,个子中等匀称,典型的东欧年轻人,我说你好年轻啊,他说他26岁。Lukas帮我提着箱子,我背着背包进了他的公寓。Lukas和女朋友同居,他们住主人房,我住的房间可单独用客厅的卫生间,而且房间里竟然有个小厨房,后来觉得这应该由厨房餐厅隔出的一间卧室。不过很舒服,做饭的东西一应俱全,自己好喝酒,这下可以自己整些小菜了。在客厅里见了Lukas的女朋友,比他还高,很漂亮,竟然是作IT写代码的。三人站在客厅里聊了十来分钟。很巧的是,他俩下月要到多伦多,Lukas的女朋友拿到了加拿大的工签,可以在哪里呆一年,他们有计划移民加拿大。看来跟Lukas以后打交道的机会比较多了。

八点打Uber去了瓦茨拉夫广场,Uber司机不会说英语,好在只要在手机App上输入地址,就行了。这是除了价钱便宜,在语言不同的地方用Uber的另一个好处。要到哪里,什么价钱,付小费等等,统统不用说,只要在App上输入就行了。到了广场天已经黑下来,布拉格国家博物馆的灯光亮了起来,在暖黄色的灯光下,整个建筑成半透明状,加上建筑的庞大,非常雄伟壮观。狭长的广场上游客很多,到处是露天的酒吧,酒吧的音乐有慢有快,人们三三两两围着或圆或方的吧台坐着聊天喝酒。沿着广场往下走,边走边照相,到了最下边的广场边缘有一些商店,虽然已经停止营业,但落地橱窗仍然灯火通明。走出广场,进入街道,没有目的,但到处是风景。布拉格在1992年是第一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,号称欧洲最美地城市。此时站在布满了巴洛克和哥特式地建筑群里,周围是熙熙攘攘的游人,路边酒吧里不时传来笑声夹杂着音乐,再加上天上繁星和如水的月光,浪漫至极。要不然很多流行歌曲要以布拉格为背景啊。

不知不觉走到了民族大街上的国家剧院,据说国家剧院十九世纪被一把大火变成了废墟,后又重建起来,斯美塔纳、德沃夏克和亚那切克的歌剧在这里轮番上演。过了大剧院,就是一条河,相必是那条被称为捷克人的母亲河的沃尔塔瓦河了。河面不宽,水流也不急,但那里流的是岁月,是历史,更是文化。在桥头,看到远处城堡灯火通明,像是童话世界,明天一定回去那里看个究竟。这时,桥的另一边的桥下一处灯火处传来一阵摇滚的歌声,应该是个摇滚的露天酒吧。正好还没有吃饭,就循着鼓点走过去,要了一杯啤酒和一盘洋葱圈找了个靠近舞台的位置坐下。舞台上一个年轻人抱着吉他,边弹边唱,另外还有一个贝斯和键盘,当然少不了鼓手。一群年轻的男男女女围着舞台,每人手里都拿着酒杯,随着音乐声摇摆嗨起。这不是我的世界,但我很Enjoy,想起了八九十年代在国内的迪厅疯狂的过去,也想起了北京什刹海那边的酒吧,当然想起一些年轻时的轻狂。

2019/09/12 星期四 多云 温度温和

九点多起的床,整理完毕已经十点了,用小厨房煮了方便面,放些葱花和香肠当成早饭,嗯挺合胃口。十点半出门,今天的第一站是德沃夏克博物馆,叫了Uber,到那里才六个加元,看来我住的地方确实离市中心非常近。到了博物馆,才知道如此之小,但并不影响德沃夏克在我心中的地位。博物馆并不是音乐家的故居,它建于1932年用于收集德沃夏克的作品、生活用品,介绍音乐家的生平。现在德沃夏克是我最喜欢的音乐家里的第四名,第一是门德尔松,第二是柴可夫斯基,第三是布拉姆斯,第四就是德沃夏克。原因很简单,德沃夏克的作品旋律优美,通俗易懂,是我听到的最早的古典音乐之一。他的作品往往是听我第一次挺就喜欢上了,如德九《自新大陆》,开篇就是崭新的、兴奋的、辉煌的。这一点《北京人在纽约》给了我最初对这个音乐的理解。还有他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,不管你是不是喜欢古典音乐,但这个选律,一定在哪里听过,太动听了。当然还有《水仙女》里得月亮颂,不要太优美缠绵了哈。

出了德沃夏克博物馆,走路去斯美塔那博物馆。斯美塔纳博物馆就沃尔塔瓦上最著名的查理桥的桥头,但非常不起眼。上了二楼,只有一个展厅,比德沃夏克的博物馆还小。这可是被称为捷克音乐之父啊。对斯美塔纳我知道的作品只有两个,一个是歌剧《被出卖的新娘》,一个就是《我的祖国套曲》里的《沃尔塔瓦河》。博物馆的外边是两家露天咖啡馆,因为邻着沃尔塔瓦河,又邻着世界文明的查理桥,所以生意非常火爆,比斯美塔纳博物馆热闹多了。正逢中午,我索性找个空位坐下来,要了一个大杯扎啤,享受一下捷克母亲河吹来的微风和欧洲最美之城的秋日阳光。由于今天没有特别的安排,也就暂时忘记的时间,戴上耳机,把脚抬起放在岸边的隔栏上,懒懒地靠在椅子背上,手持啤酒杯,听《沃尔塔瓦河》,哈哈,也觉得有点装B,但停不下来。微风太柔、阳光太暖、音乐太美、啤酒太爽,搞得你不装都不行。这是我这次独自旅行中最美最放松的时刻,曲子一遍一遍的放,一点也没又腻烦。一大杯啤酒下肚,还是意犹未尽,又要了一杯Mojito, 朗姆酒加上薄荷和冰,和此时的心情绝配!

喝完啤酒,装完B,就要踏过查理桥。它由查理四世始建于1357年,完成于15世纪初。直到1841年,作为跨越伏尔塔瓦河的唯一桥梁,查理大桥是联接老城与布拉格城堡及邻近地区最重要的通道,也使得布拉格成为东西欧之间重要的贸易通道。桥上人潮涌动,游人如织,见到一个年轻地乞丐,四肢伏地、屁股朝天地手持一个空的一次性咖啡杯在祈祷,这样的情景不止看到这一次。心想到底他的生活有多惨,才会把自己的尊严糟蹋成这个样。不忍心看,也不想给与怜悯,快步通过。还见到一个四人乐队再桥上为有人演奏,都是年近古稀之人,节奏轻快富有活力,无论是否为赚钱,我心里都为他们感到高兴。哈,自己算是作道德评判吗?我一向觉得自我可以脱离世俗,不做道德伪君子,看来还是做不到啊。人人心中都有个监狱,不仅禁锢了你自己,也禁锢了你对他人的看法。站在桥上,突然你会觉得你来到了一个童话世界,一边是囚禁公主的城堡,中间是湍急的河流,河流的另一边则是关卡。哈哈,超级玛丽一定是借鉴了这里的格局,那个不可一世的“迪斯尼”只能算是一个蹩脚的复制品。如果你的孩子喜欢王子公主的故事,千万不要孩子去什么迪斯尼,来布拉格吧。

过了桥,过了拱门,过了一个又一个梦幻的建筑,来到小城广场,看到一个音乐会还在买票,上面写着维瓦尔第的《四季》/拉威尔《波塞洛》/比才《卡门》,想着一定是个旅游公司的噱头,但又一想到、这次旅行的目的之一就是音乐,再加上门票也不贵,才$29欧元,就毫不犹豫卖了。音乐会六点开始,还可以在逛一会。于是往前走,一路上坡到了城堡广场,这里有一处观景平台,观景平台边有个星巴克,这里正好可以俯瞰布拉格老城,黄砖红瓦是很多杂志照片喜欢的场景。在星巴克要了咖啡和一个午餐盒饭,坐下来休息,照了不少布拉格的照片。

快六点是回到小广场,去听音乐会。剧场很小,没有舞台,我买了最便宜的票坐在后边。上座率大约70%吧,三个小提琴手,一个大提琴,一个中提琴。坐下来才仔细看了节目单,全是听过的著名曲子,更加坐实了我的猜想。为游客专门演出的音乐会。不过,演出一开始,我就被镇住了,水平相当高,这些演奏者应该确实如宣传上所说,都来自布拉格交响乐团。除了宣传的三首名曲外,还有德彪西的月光,斯美塔纳的沃尔塔瓦河,小施特劳斯的波尔卡圆舞曲,莫扎特的小夜曲,舒伯特的圣母颂,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选段和德九的第二乐章念故乡。因为都是名曲,听得挺过瘾的,这个可以推荐一下。

看完演出打Uber回到住得地方,还没有吃饭,但也不想到外边饭店吃。一个人下饭馆有些傻X哈。于是开车到附近得一个超市买些食品凑合一下。查了Google, 找到了超市,开到有酒,就买了一瓶捷克的伏特加Bozkov, 37.5%, 一斤装。来的时候带的两斤装的Absolut伏特加已经喝完,六天两斤,自个也挺能喝的啊。小超市是个越南人开的,不会英文也不会中文,付钱的时候没有捷克的克朗,只有用欧元,老板娘竟然算了半天,心想活该中国人的生意做的好,会算账啊,从没见过中国人在钱上耽搁时间的,嘿嘿,算是超级黑一把国人。


0 条评论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