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菜小记
说起养花种菜,还真的要从小时候的一篇作文说起。我小学五年级,也是小学最后一年的下半年,家里搬家,我也换了小学,从铁八小转学到了铁三小。本来学习成绩就很一般,换学校,换老师,再加上正好赶上应用题,鸡兔同笼、追赶相遇、行船工程等等等把我搞得云里雾里,结果小学毕业算数没有及格,忘了当时是不是补了考,总之毕了业,上了隔壁的那个铁路中学。当时自己小屌丝一枚,家里孩子多,我位居中间,父母顾不到。刚到新学校,还没交到狐朋狗友,也就没同伴的笑话。上了初中,开始用方程解决问题,这个思路对我的胃口,数学成绩竟然屡屡考到班里的第一。连刚兴起的数学竞赛,咱也有回名列红榜的第一行。小小的心脏开始膨胀,为了保住这份荣誉开始用功读书起来。数学课上回答老师问题手举的最高,听课全身贯注,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老师的钦点。谁知后来数学成了我吃饭的家什,竟然当起了中学的数学老师,现在想起来,觉得老天怪会作弄人嘞。
虽然数学成绩不错,但真正让我醉心的是语文课。我的初中语文老师是个回民,姓沙,三十岁上下,个子中等,身体微胖,脸上像是上了白釉的瓷器总是泛着洁净的光辉,她微笑的样子绝对是中国版的蒙娜丽莎。我最喜欢的不是语法,也不是分析课文的主题思想,是沙老师讲作者的轶闻旧事和文章背景。往往一堂四十五分钟的课,有半个小时她都在娓娓道来那些作家的人生。另外,就是作文评讲课。一周一次的作文评讲是我最期待的,一上作文课,心里就通通直跳,盼望着沙老师把我的作文本递给我,说某某某,给大家念念你的作文。作文被当成范文,可能是所有学生觉得最拉风的事情之一吧。初二那年,有一篇作文是《我的理想》,我觉得“理想”至高无上,那得好好写写。似乎一旦下笔,自己就有了伟大的人生目标,就有了一个千金的承诺。不像现在,一和儿子谈将来,就说:Please think what you will do for surviving (想想将来你怎么混). 从来不问他有什么梦想。那时正是全民学习郭沫若的《科学的春天》,自己想了又想,觉得起码要当个科学家吧, 又想起了《朝阳沟》里的唱词”当一个农业科学家“,于是乎把栓宝的理想拿来成自己的了,当时咋没想到,银环在哪儿。
最近重读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,反思青少年时期的种种,才深刻理解了自己当初是如此的Kitsch。后来自己知道了这个词的含义后,又刻意地去反Kitsch,结果是比最初的Kitsch更Kitsch. 话题扯远了。
其实自己真的喜欢植物,喜欢乡村,喜欢自然。原因大概是当时农村还是绿色的、田园的、淳朴的。最关键的是城乡差别不大, 到乡下不仅可以尝到新鲜的瓜果蔬菜,还有可以有一种城里人的骄傲感。其实那时也就在上小学前,在乡下的大姨家过过一个暑假,那时大姨一家下放到黄河边的一个小村儿里。当然,另一个原因可能是和植物打交道比和人,甚至和动物打交道容易多了。陶渊明的”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“,就是一种脱繁就简的偷懒快乐的描述。
来加拿大后, 终于买了第一个有院子的房子,自己就开始在自家的园子里尝试种些瓜果。2019年底,自家终于有了一个的大后院,足有一亩来地。刚来时院子草坪枯黄稀疏、一片萧瑟荒凉。特别靠近邻家的那一块,原有些高大的树木,砍伐后留下不少的树桩子,积水横流,杂草丛生。去年三月多伦多因为新冠肺炎而封城,开春的时候,大家都蹲在家里躲疫。闲着无聊,我觉得要找些事情来做。于是经家里领导的批准,花钱请了一个园艺师傅,把那块荒地改成了一块小菜园子。当年胡乱种下了西红柿、茄子、辣椒、豆角、黄瓜、葫芦、苋菜、西葫芦、甜菜、小葱、韭菜等等。朋友老魏的母亲喜欢种菜,去他家,看到他后院里爬满了豆角黄瓜,就向他要了些种子。他母亲还给了些韭菜和小葱的种子,五月中旬种下地里。其余的一些菜苗或菜种是从苗圃里买来的,后来又扦插了些红薯秧和空心菜。
为了种好菜,当时特意加入了几个种菜的微信群,里面中年美女大妈居多,叽叽喳喳很是热闹,我还从群里买了两桶豆渣肥、搭菜架子用的竹竿和一些中国人特有的葫芦苗。种菜群太红火了,一会儿不看,就会有几十上百条的发言,后来嫌烦,就删除了。但后来有些种菜的问题要问,又求群主把我加了回来,打这次起,就一直留在了群里。
去年夏天,我种了一小片特别的Basil,我们老家叫它荆芥。荆芥味道特殊,有人嫌,有人爱,在中国只有河南才吃这东西。拌在黄瓜里,拌在捞面条中,或是下到西红柿鸡蛋汤里, 夏天吃起来,味道微微辛辣 但非常清爽。平时自己的午饭,最喜欢就是揪些辣椒叶、或红薯叶、或空心菜,加上豆腐丝、鹌鹑蛋、紫菜、虾子,拿出黑青的砂锅,倒入些鸡汤清水,水沸后,下些细细的挂面,最后浇上生抽、麻油,再来几片翠绿的荆芥叶子,飘在泛着麻油花儿的汤面上,家乡味道很浓,吃的快掉下眼泪。妻子儿女经常成团来我这里摘些新鲜的菜蔬,我也乐意下厨,把大嘴鲈鱼做个红烧,辣椒炒一个小牛肉,拍个黄瓜,蒸个蒜蓉茄子,豆角炖鸡块,在加上一盆西红柿荆芥鸡蛋汤,非常丰盛的午餐。特别是辣椒、黄瓜、西红柿、茄子、豆角都是自家菜园子里的刚刚摘下的,非常新鲜。大嘴鲈鱼也是自己钓的,绝对野生,很称得上一顿农家菜。妻子和女儿甚至极力怂恿我在院子里搞个鸡棚,养几只鸡,公的吃肉、母的下蛋,鸡粪还可以种菜。听朋友说,多伦多市政府还真的允许后院养鸡。但我没有这个胆儿,也没有这个兴致,还是和植物打交道更容易。菜多了吃不完,就拿了些给邻居同学,有时也拿了给群跑的跑友们,大家的啧啧赞许,让我很是受用。
去年秋天,认识了巴里(Barrie)的李老师,去家里参观,她的菜园子让我大开了眼界。不大的院子全是一块一块长方形的菜床,菜床高出地面一尺有余,菜床之间是走道,菜床的上方是结实的架子。各种菜蔬被李老师修剪得整整齐齐,挂满了瓜果。甚至李老师还养了几只鸡,鸡粪正好可以给这些菜苗上有机肥。李老师的后院倒是一点不像农家菜园,像农学院里一小片试验基地。我的菜园子杂乱无章,摘个豆角西红柿,就像是钻入热带丛林,把身上搞得汗渍渍、刺痒痒。对比李老师,自己妥妥的是一个只管”生“,不管”养“的菜苗家长。天气渐冷,李老师准备搭个蔬菜暖棚,她找了一个团购,拉我入伙,欣然同意。于是就有了今年的这个4米宽,8米长的塑料大棚。
说起大棚,还有一段插曲。今年春天,一个市政的人员过来敲门,是个清瘦的年轻亚洲男子,说有人举报我的大棚是违章建筑,然后到我后院看了看、量了量就离开了,至今还没有下文,我也没有拆除,如今大棚里的蔬菜长得特别好。据说李老师的大棚也遭到了邻居的抱怨,说是遮住了风景,李老师干脆把大棚拆了,只留下了小棚。
有了大棚,我从二月底就开始筹划今年要种些什么东西。看了油管上的一些种菜的视频,决定今年不买苗圃的菜苗了,全部自己育苗或是直接播种。育苗要从买种子开始,我的种子来自四个方面:
- 从Haitai Seed网购了些菜籽,这个公司专营东方蔬菜种子,网址https://agrohaitai.com/;
- 去年菜地留种,然后采集下来的一些种子;
- 从一些超市买来的蔬菜(辣椒、茄子等)里抠出的种子;
- 在本地花圃里买的一些种子。
种子不贵,最贵的也就三四元一包,便宜的一块钱三包(Dollarama春天特价)。
其次是育苗的工具:育苗盒、育苗灯(LED Plant grow light)、镊子、小铲子、小锥子、和育苗土。育苗土就用Home Depot买的室内盆栽土。育苗盒和育苗灯从亚马逊上可以买到,其他小工具一律来自一元店。
三月十三日,周六,我开始仿照油管上的视频试着催芽。先把种子放在纸巾里,然后喷洒上水,让纸巾湿透,再放在一个密封的容器(盒子或是保鲜袋)里。过了两天,打开纸巾看,惊喜的发现,已经有芽冒出种子外壳。特别是两种黄瓜,出的芽还挺长。辣椒茄子西红柿的种子小,苗只是小小的一点。苦瓜、丝瓜、西葫芦的种子壳子硬,等了些时日才出芽。种子出芽后,开始把出芽的种子植入育苗盒。先把育苗盒加上室内花土,用水侵湿,把已经发了芽的种子用镊子小心翼翼地放入盒中,再薄薄地敷上一层土,用喷壶喷湿。再盖上盖子,保持湿度,放到南窗下。原想很快完成,谁知也用了一个小时。不几天,小苗就露出头来。于是把育苗盒的盖子打开,开始给小苗加光照,促其进行光合作用。白天尽量让阳光直射,晚上则打开育苗灯。
菜苗越长越大,我也越育越多,菜苗很快几乎铺满了整个饭厅。到了四月,天气渐暖,但多伦多还不时有霜冻。天好的时候,就把苗搬到大棚里晒苗,晚上再搬回家。有时自己也觉得烦,心想何必这么麻烦,等到五月中旬,到苗圃里买好了。但看到菜苗从小小的一粒种子,渐渐的长大,变得翠绿欲滴,乐趣和成就感满满。生活不就是这么回事,能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就是成功的人生。四月中开始播种菠菜、芹菜、茼蒿和雪豆,五月初开始逐渐把部分黄瓜、西红柿、辣椒、豆角的苗移栽到大棚里种下,五月中旬,所有培养盒里的苗都下了地,如今的各种豆角已经开花,郁郁葱葱地爬到了架子的顶端。现在是六月初,西红柿、西葫芦、黄瓜、茄子、辣椒、雪豆开始挂果;菠菜、韭菜、生菜、香菜已经吃了一个多星期。苦瓜、丝瓜、冬瓜、土豆、羽衣甘蓝、苋菜、小葱、荆芥、迷迭香,百草香都长势良好。看样子,今年不丰收都难。
哈哈,朋友说,你这也是一种”装B, pretend middle-class”,装就装呗,高兴就好,又不碍恁嘞事,嘿嘿!
上个油管视频:
0 条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