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段短视频引发的思考

Alex Ning发布

昨天下午,到自己院子里查看菜地,豆角、苦瓜、西红柿、茄子、南瓜、香瓜等等都是硕果累累,很是高兴。这小半年的疫情,让很多人成了厨房达人,却让我成了种菜老能手。妻子捎话让我准备晚餐,欣然答应,正好显摆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。准备了四个菜:凉拌葱头苦瓜(后院种的)、芸豆角(刚刚摘下的)炝豆干、红烧青斑(自己在鸽子湖钓的)、香菇粉条炖鸡块,再加上家乡风味的西红柿(菜地里的)蛋花荆芥(院子里薅的)汤。在妻子的帮助下,菜很快烧好上桌了,两个小领导、一个大领导和鄙下属愉快地用餐。看到大家吃的津津有味,有说有笑,厨师自是开心不已。于是,嘴无遮拦,开始瞎扯。说到最近在微信的短视频里看到,一个叫贾布克(Jacob)的上海人录制的《印度英语教学》,讲如何模仿印度英语,非常可笑。我还当场示范了几句。不得了,两人小领导听到此,拍案而起,说这是种族歧视,对爹地一顿批评教育。特别是那个左派女士,一马当先,丝毫不给她爹地面子,一脸严肃把我从前的种种言论一一翻出,个个分析,引经据典地加以猛烈批判。老爹当然不服了,说实在话,我自己从来没有过看不起其他族裔的念头,对于黑人、穆斯林、白人、南亚人特别是印度人都非常尊重。可能有时会在中国人聚会时,人云亦云的复合上几句不太符合政治正确的话,但也只是应个景以免大家觉得异类。但对于两个小领导的过激反应,有些不可思议,于是乎,饭桌上唇枪舌战了一番。后来,两人拂袖而去,连碗也没有刷(可能是借故逃避刷碗,嘿嘿)。真是,一个好的开头,没有带来个好的结尾。

女儿儿子走后,和妻子在厨房收拾残局。边刷碗边想,是年轻人太政治正确了,还是自己哪一点错了?以往经验告诉我,如果和年轻人有争执,一般都是年长人的观念守旧。看来自己真的要好好想想这个话题:歧视,什么歧视?我歧视过吗?我被歧视过吗?

维基中文上这样说:歧视,是针对特定族群的成员,仅仅由于其身份或归类,而非个人特质,给予不同且较差的对待,包含负面眼光的对待。像是在国家、地区、肤色、种族、宗教、性别、性向、阶级、贫富、教育、职业和年龄等不同性质的层面当中都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歧视。“歧视”则是基于这种态度或信念所产生的行为。当个人或组织基于污名而不正当夺取他人的权利和生存机会时,就是歧视。歧视可能会导致排挤或边缘化,被剥夺权利,如获得公平的居住条件、工作机会、教育及充分参与公民生活。但歧视本身可以使信任者之间,做最有效率的媒合,而与不被信任者做最有效率的分离。关于歧视定义充满争议,而是否视为歧视言论及差别对待则牵涉言论自由的层面。

百度的定义如下:歧视是直接针对某个特殊群体成员的行为。歧视是由偏见的认识和态度引起的,直接指向偏见目标或受害者的那些否定性的消极行为的表现。歧视源于偏见。歧视的表现程度变换很大,从带有感情色彩的表情性语言交往或社会交往中的故意回避,到暴力行为,乃至种族灭绝或宗教性大屠杀。

看了两个定义,突然觉得好复杂。世界上现有七十八亿人,歧视发生在1/7800000000的一个个体,对另外1/7800000000一个个体的负面行为。我们这个崇尚自由平等的文明人类,既要承认每个人的独一无二,又要维持言论和思想的自由,还要限制人们之间互相歧视,人类可以吗?答案一定是不可以。但对于非人类,比如上帝、外星人、非人类的动物和植物,人类可能在他们的观念里没有区别。上帝看待我们,是怜爱的,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,我们享受的是一样的慈爱。外星人看我们,和我们看他们一样,是怪物,是另类,算是星球的歧视。动物和植物看我们,一定是邪恶的掠夺者。这样一想,站在人类外部来看,这七十八亿人,差不多都一个B样:上帝眼中的低级、外星人眼中的另类、动植物眼中的邪恶。哪有什么黑白、胖瘦、贫富、高低、贵贱等等之分。我们之间的互相歧视一定会让TA们哑然失笑了,他们对于我们的每个个体没有什么歧视,我们在他们眼里一律平等。

我对世界上的歧视行为没有研究,也没有看过很多的统计数字,按说不应该在这里胡扯些这个敏感的话题。很多理论上说,歧视的发生,起源于个体的无知和偏见。我有些不是很赞同。富裕的国家,教育资源丰富,资讯发达,无知和偏见往往会降到比较低的水平。但恰恰是这里的人们歧视的更加严重。原因是歧视是俯视、是蔑视,斜视,是“高贵”之人对“下贱”之人的高下之分,是“多数人”对“少数人”的变态之看。比如四肢健全的人对残疾人的笑话、白人对有色人种的讥讽、以及异性恋者对同性恋人群的厌恶等等。唯一的不同的是,“教养”好的富人们会把歧视深深藏在心底,而“教养”差的人无遮无拦地把歧视放在嘴边、露于眼光和现于行动。

我以为要对付歧视的最好办法,是学会善良,学会同理心,学会博爱。我敢说,教堂是世界上歧视最少发生的地方。因为他们站在上帝的一边,随着耶稣的视角看人类的,不是以人类的眼光来看人类。圣经上说,我们每个人都是罪人,把自己放在最低处,罪人之间就不要互相歧视了。圣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,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淫乱时被抓的妇人,带到耶稣面前,请耶稣作出判决——是否要用石头打死,陷耶稣于两难之中。耶稣说“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,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”,结果犹太人从老到少全都离开了,没人向妇人砸石头,耶稣也没有定女人的罪,放她走了。从这段圣经故事说的是,谁是没有罪的,才可以拿起第一块石头砸人,才能指责他人、批评他人。

话说回到儿女对我这个老爹的关于歧视的歧视。想分析一下为什么他们两个会怎么一致认为我有歧视之嫌,平时也想过这个问题,但如果不写一写,就不会理清思路。像村上春树说的那样“通过书写而思考,通过修改而深化思考”。不是我表白自己,其实自己的内心是谦卑的,无论是对和自己相异的人种、对异教徒(非基督教,特别是穆斯林)、对残疾人士、对不同的性倾向,我自认为都没有任何地另眼相看。但这个世界上太多关于的小众弱势群体的恶意谣言,比如黑人的暴力倾向、穆斯林宗教极端、同性恋的放荡邪恶、残疾人的丑态等等。自己身在其中,又是一个随波逐流之辈,不免会在大家讨论这些话题时人云亦云。在和家人聊起这些事时,也会被大众里的一些传言左右。比如,有一年去波士顿,早上出门跑步,不小心跑到了黑人比较多的社区,心里砰砰直跳,害怕路遇不测。因为此前,看了一些人写的波士顿的介绍,对于这里的黑人集中的区域,一般的写法是:“建议大家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去挑战”,还往往还会补充说:“小编只是陈述事实,绝无种族歧视的意思”。这个补充让读者更加相信其危险的真实性。跑回酒店,把自己的感受给儿女说了,他们的嘴角都撇到耳根去了,斜眼愣着我说,典型的种族歧视。自己害怕危险的社区,算是对黑人兄弟的歧视吗?现在想想,自己确实是有些对黑人的歧视,其实,世界的坏人很多,不安全的因素也很多,但只能就事论事,不能一股脑地简单把社区不安全因素冠在黑人的头上。有色人种,特别是非裔的境遇,恰恰是因为历史上的种族压迫和歧视造成的。

说到族裔社区的问题,加拿大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。女儿儿子都是在加拿大长大的,我以为他们的思想应该非常西化,起码在政治理念上,他们崇尚自由平等,对各种的歧视深恶痛绝。按理说,在和他们的同学交往中会忘记自己的肤色,但事实不是这样。幼稚园小学时,确实如此,两人的朋友各族裔都有,甚至那时女儿最好的朋友(没有之一)是个非裔小姑娘。但到了初中,他们的朋友圈子里,东亚人慢慢的多了起来,基本上是日本人、中国人(包括香港人,但没有台湾人,不知为何)和韩国人,还有个别其他族裔。但到了高中,时间像是个筛子,把他俩朋友圈中的其他族裔,统统过滤掉了。儿子十年级时,还有几个非常好的白人小伙伴,但到了十一年级,那个几个白人同学,不见了。问之,答曰,道不合,不相为谋。又问,为什么,他也答不出。我想大约是,他们呆在一起互相感觉不舒服,到底生活环境有很大的不同。女儿和儿子有时对白人多有微词,我问他们,这个算不算是歧视,他们回说,不算。因为白人在这里是多数,少数对多数的另眼相看,不算是歧视。哈哈,似乎有些无理,但似乎也有些道理。这就像,成年人对未成年人有虐待之说,没有听说未成年人对成年人有虐待。少数人往往没有话语权,属于弱势群体,更容易被欺凌,所以,一个社会是否文明,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,就要看是这个社会是不是能有效地保护弱势群体。

这些年的“Me Too”和“Black Lives Matters”两个运动,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性运动。既然是运动,一定会有阵痛和破坏,但会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。世界大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,是我们每个人的事,要想不被歧视,就要消灭歧视


0 条评论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